描述
   成都御礼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Chengdu Royal Brand Management Co., Ltd.

香港:从两次金融危机,到粤港澳大湾区

在2015年底,香港直接外来投资存量估计为15820亿美元;许多投资都是在税务天堂设立的无业务经营公司间接转移回港的资金;中国内地仍是香港最重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地,占总额的26.5%,新加坡2.8%、美国2.6%

香港回归中国的20年,经济发展之路并不平坦,未来它将继续扮演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超级联系人”的重要角色,并由此分享全球化红利和中国经济起飞红利。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香港于2016年吸纳直接外来投资为1080亿美元,全球排第四,亚洲排名仅亚于中国内地(1340亿美元)。

而2016年年底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则认为:伦敦、纽约、新加坡和香港依然稳居四强,香港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四名。这些排名靠前的发达现代城市,正以法治、完善监管措施、充足资源培训,以及高生活质量等多方面优势,吸引着跨国金融企业以及人才。

此前据政府调查显示,在2015年底,香港的直接外来投资存量估计为15820亿美元。一方面,许多投资都是在税务天堂设立的无业务经营公司间接转移回港的资金;而另一方面,中国内地仍是香港最重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地(占总额的26.5%)。其他主要来源地包括新加坡(2.8%)、美国(2.6%)和英国(2.1%)。

回顾香港回归中国的20年,香港经济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未来它将继续扮演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超级联系人”的重要角色,并由此分享全球化红利和中国经济起飞红利。

两次金融危机,成功助力港市维稳

1997,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中国政府表示不惜一切代价对抗外资基金对香港股市的侵犯,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此后,外资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享受了内地市场蓬勃发展的十年红利。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中央政府先后推出包括金融合作、经济合作、基础设施等7个方面的共14项措施。交银国际董事长、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谭岳衡认为:受到影响的美国金融机构,纷纷回撤在包括香港在内的新兴市场的投资;此后,中资的金融机构大举进入香港市场。始于2008年的这十年中,中资金融机构成了香港金融市场版图中的重要力量。

2009年1月,中国央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了总额为2000亿元人民币/2270亿港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为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及贸易结算等,增强了港币汇率制度和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

自由贸易的桥头堡

《内地与香港关于创建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最先于2003年6月签署,其后双方多次增加和充实CEPA的内容,于2004年至2013年间,双方共签署十份补充协议,扩大市场开放及进一步便利贸易和投资,以促进两地经贸合作。

在CEPA下,除少数违禁物品外,目前所有原产香港的货物可按零关税进入内地;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多个服务领域可享有优惠待遇进入内地市场;两地亦已签署了多项专业资格互认的协议或安排。2014年12月在CEPA框架下签署的《关于内地在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广东协议》),率先在广东对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广东协议》的基础上,2015年11月签署的《协议》在开放的宽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大,当中包括把大部分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开放措施推展至内地全境实施、减少负面清单中的限制性措施,以及在跨境服务和文化及电信领域的正面清单中增加28项开放措施。

2017年,双方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创建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补充协议。CEPA签署14年来,对内地与香港经贸互通、优势互补,拉动香港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累计受惠进口货物750.4亿元,涉及21个大类港产货物,港方共计签发15万份香港CEPA优惠原产地证书,前后共有198家香港厂商享受了零关税优惠。

人民币国际化

自2003年起,人民币业务在香港扬帆起航,并逐渐从个人拓展到机构,从存款拓展到投资,从服务拓展到贸易结算。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在推动香港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也有力支持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2016年香港人民币RTGS(实时全额支付系统)清算额达202万亿人民币,在香港进行的人民币支付量占全球比重约7成。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香港银行可办理四类个人人民币业务,即存款、兑换、汇款及银行卡——此举被视为日后香港发展人民币企业业务及金融业务的重要起点。同年,中国银行(香港)获人民银行委任为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行。截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内地注册成立的金融机构,共有11家持牌银行和7家代表处在香港经营业务。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大型机构已在香港开展分行业务。其他内地商业银行包括北京银行、东莞银行、渤海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及平安银行则在港设有代表处。

此外,自中央政府在2009年7月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计划以来,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迅速扩大,成功推出了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贸易融资、股票、债券和基金。自该计划推行到截至2015年10月,香港银行处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达21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约70%。截至2016年11月,不计算人民币存款证,在香港的人民币存款达6,280亿元人民币,是2009年7月时的10倍有多。

随后,中央政府还推动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支持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创建人民币回流机制以及开启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香港是全球最大的IPO市场,内地企业IPO比例高达80%。目前,已有1002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占所有上市公司数量的51%,占港股市值的63%。

开放沪港、深港通后迎来“债券通”

以市值计算,截至2016年12月,香港是亚洲第四大和全球第八大证券市场。香港交易所共有1973家公司上市,其中260家公司在创业板挂牌。香港股市总市值达3.17万亿美元。

香港是中国内地企业重要的离岸集资中心。截至2016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有1002家,其中包括H股、红筹股及民营企业,总市值为约2万亿美元,占市场总值的63%。自1993年,内地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在香港集资超过5,000亿美元。

2014年11月,沪港通推出。沪港通的推出是中国开放资本市场迈向双向开放的重要一步。2016年12月,深港通推出,其原则及设计大致与沪港通相似,为两地股市互联互通增添一条新渠道,有利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发展。2016年,沪股通和深股通资金流入总金额为1105.5亿元,流出总金额为528.5亿元,净流入金额577.0亿元;港股通(沪)和港股通(深)流出总金额为2287.6亿元,流入总金额为276.1亿元,净流出金额2011.5亿元。

2017年6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发表联合公告,决定同意开展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债券通”是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初期先开通“北向通”,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开展“债券通”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推动内地和香港合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巩固与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利于稳步推动大陆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拥有更多的投资渠道及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一带一路给香港带来无限可能

2013年,中央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香港连接中国与世界,是内地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的门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2015年9月香港海上丝绸之路协会成立。

2017年6月13日,中国香港获亚投行(AIIB)纳入为新成员,而以加入亚投行为标志,香港开启了全面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新的历史征程。

中央政府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和设计“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时,均把支持香港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重要的政策取向。成熟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健全的专业服务体系、全面开放的国际化环境和国际化视野,都决定了香港将作为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络人在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程中承担重要的任务。同样,“一带一路”建设也必将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抓了“几副好牌”

“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和江门组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都会区、美国大洛杉矶地区和日本东京都市圈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截至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约6634万,在世界三大湾区中,东京湾区人口约4383万,纽约湾区人口约2340万,旧金山湾区人口仅760万。2015年,湾区城市群的GDP总量达1.34万亿美元,人均GDP为20,255美元。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仅仅是成长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还包括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世界著名优质生活圈,以及全球最具活力经济区。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一带一路”意义重大,势必加快香港、广东乃至整个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推动粤港澳优势互补,实现跨境金融等领域的深入合作。而且,粤港澳大湾区的格局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在不同的制度与城市之间,如何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真正高效便捷地流通,已成为决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7年6月20日,由腾讯承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举行。马化腾亲自组局,说服了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格力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大疆科技创始人汪韬、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等大佬,与周其仁、樊纲等经济学者共同探讨湾区发展的规划与可能性。马化腾在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我感觉粤港澳大湾区抓了‘几副好牌’,这几副好牌恰恰反映了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即软件、硬件、服务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本文内容综合自香港贸发局HKTDC、界面新闻、澎湃新闻以及公开资料)


银行与金融科技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银行即服务。

2019年6月14日,亿欧智库研究院将在“2019丨全球新经济年会·金融科技峰会”上发布《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深度解读金融科技赋能开放银行的融合与落地应用——上海·虹桥·世贸展馆邀您见证!抢票链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18